close

今天一到公司
那個大我兩歲的新人姊姊就問我說
筆記整理了沒
事實上是有想整理啦!
不過整理的內容太複雜了所以連自己都作罷
大概把一些概念記下po在網誌上而已
今天空閒的時間試圖整理了一下但還是整理不太出來
我發現隨課而寫下的筆記比較好懂
因為會有誇張的圖示讓自己記憶重點
相較整理好的實在看不出個什麼感覺
感覺那姊姊也很想用心阿!
常聽她提起想問大餅剪接師什麼事情的

今天盯著"棋哥導演"跟"小詹剪接師"盯剪
我的觀察是
導演在旁的時候剪接的速度會迅速進行
導演本身也要很懂剪輯的細節和看的懂軟體的操作
不然他很難敘述他要什麼,剪接師要做什麼動作
或有沒有辦法即刻了解剪接師是不是真的正確的理解他的指令
這讓我驚嘆導演原來真是不好當,原來什麼都要懂
而剪接師呢
他要能夠快速接收理解導演表達什麼訊息的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導演節奏很快,他思路很清楚
所以剪接師也必須很快

沒導演盯剪有一個很大的困難
剪接師必須準確的理解自己該做什麼
該準確的抓出怎樣的內容畫面來舖在錄好的旁白上
當然對於資料帶上的內容分布要很清楚是必須先的
我想這取決了剪輯的速度(因為資料帶很長很長很長很長)
不了解資料帶的內容要尋找自己要的source是困難的
在看片尋找的時候腦袋要搜尋的畫面要是明白確立的
這樣也許才會快
而不會百家思索卻無法前進
反正初剪就是大概的素材抓出來剪個大綱
之後還是都要導演跟剪
與其顧慮太多不如就先完成再說
不然拖到最後導演和剪接會一起累死在剪接室

今天跟剪的過程
我覺得必須統整出幾個導演常提出的問題
有一些基本的技巧要能夠訓練到馬上能夠判斷問題
然後馬上就可以做更動處理
而不用再花時間去思考變成想要的那樣之間的邏輯

常見的問題


"第一是光線"

這個熟悉操作介面就可以



"第二個是進出場"

一部影片是由很多片段組合起來
因此每個片段都有他要求要呈現到的完整程度
常常導演會說in點和out點要拉長一點
那就是當預留給一個片段的前後進出場時間過短的時候
那個片段的存在度就不夠強
但太長在節奏上的安排或下一段的出場也不一定好
因此這都要協調
而這個調整動作要很熟悉因為這很重要
節省了導演達到他想要效果的時間



"第三個是連結"

所謂的聯結在這裡講的是
在一個影像和一個影像之間
人的影像裡需要有一個共通的存在物才會被認為是一個連貫性的畫面
因此騙段除了隨旁白走也必須自己去思索片段裡共通物的連貫性



"第四個是畫面的選擇必須是一個明顯的動作"

有人在講話那就很普通在講話
但是加上手勢和動作就很不一樣
會讓人思索他所要傳達的意思
所以一個有效畫面必須有他的特性

我還在想如果我是剪接師
我會訓練助理怎樣的技能
就是訓練他們挑選片段
這是很重要的功課
剪接師困難的往往不在操作
而是在導演的腳本之下怎樣去抓畫面來節省時間
操作往往不難
難在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尋找
這是剪接跟剪的部分

另外今天還學了實際的Timecode mode(英文一定拼錯)
今天有幾個馬鬥來地下室試鏡
攝影大哥就把她們的試鏡錄了下來好讓導演群和老闆討論要錄用誰
現在攝影機錄下來的片子叫做藍片
一般的錄放機無法讀取
因此必須藉由電腦轉成DVD數位影像
錄的片子很長我們只需要擷取正式開拍的精華
精華這一塊場記已經幫我們做了紀錄
在可以的片段記下了攝影機上明確的錄製點和stop點(帶子裡)
這就叫Timecode時間的記號
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確的擷取場記所登記的這些精華片段
好把它轉出成普通可以讀取的影像
等到擷取下來之後在電腦裡稍微整理一下
就可以拷貝成DVD了
其實很簡單就只是電腦上放一次,機器同時錄而已

但是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情
以前實習的時候就知道有紀錄Timecode的這種東西
還想說幹麻這麼無聊
把整捲片子裡的每一句話和他出現的時間在做什麼都記下來
因為是太精細的東西了所以就不想精細
但今天發現了一個錯誤
小詹相信場記的專業之下擷取了場記所紀錄的時間
但因為晚記了一秒
說的話就被切了一半
又要重新擷取
這麼細微的事卻影響了後製的工作

上字的打字部分也是一樣
今天也key了一部分的字
發現要擷取人家說的話轉換成文字有時候也有點判斷上的困難度
那些恩阿阿阿屋阿等等的到底要不要key還真是不知道
不過以前看電視也喜歡抓人家字幕有沒有漏打
都打到了我就覺得很厲害
看來這也是不能省
因為大家都會看
沒做好上字到作業軟體上之後要更動又很困難

恩這是今天學到的東西
要記起來
second day
有些細節要滿滿咀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ostree 的頭像
    Erostree

    吉光片羽

    Eros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