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to do drawings which touch people...In figure or landscape I should wish to
express, not sentimental melancholy, but serious sorrow.
我想畫出觸動人心的素描……。我想透過人物或風景畫所表達的,不是傷感的憂
鬱,而是真摯的悲傷。


「不是傷感的憂鬱,而是真摯的悲傷。」
這句話好深刻啊!
我看了好久,反覆回頭。

由於自己太瞎錯過了精采的蔡國強
所以怎麼說在結束的前幾天
也要去看一看梵谷

原先計畫的一人行
因為蛋頭剛好的特休就一起去了
也因為她得以免費入場

一開始會場佈置的梵谷語錄
有打動我
畢竟喜歡看人寫一些對生命的體悟
但這些體悟也就僅止於那幾面看板上
整個展覽的重點
大多是敘述梵谷的繪畫生涯
其餘的沒有著墨太多

而有非常大的比例篇幅
是關於梵谷在繪畫前期於荷蘭的練習畫作
多是人物素描和農民
前半段看下來是有點枯燥的
主要原因是
練習的過程往往同一個主題嘗試不同畫法
因此可能會看到"織布的人"好幾幅畫
"削馬鈴薯"好幾幅畫
和老人們臉上沉默的臉

一直到他到了巴黎
受到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風的影響
色彩才逐漸鮮明、用料大膽
這大概是整個展場中
視覺最讓人清醒的部份
也看到了他幾幅知名的畫作
"自畫像"和"星空下的絲柏路"
熟悉和鮮明也到此為止
因為知名的向日葵系列和露天咖啡座?(大家應該知道是哪一幅)
都沒有出現
本以為還有更精采的
結果已經到尾聲
蠻讓人失望的

不過老實說
依照梵谷畫作在現代社會商業走向的高曝光率
看見其中幾幅"名畫"
著實讓人不知有真實還是夢中的困境

I dream of painting and then I paint my dream.
我夢想著繪畫,我畫我的夢想。

不過最終
卻因為弟弟對照顧梵谷和自我夢想拉拔無奈的自白
導致麥田裡梵谷因虧欠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兩天後梵谷在弟弟的守候下過世
因為一個虧欠而導致了另一個虧欠

也許畫齡只有十年
也非正統繪畫體系下之主導人物
因此一生的回顧就是簡單的練習、參考改向、定位
展覽的主軸很簡單
最後在療養院的畫作卻也反差的呈現了光明的色彩

展覽的動線讓我和蛋頭覺得有點不盡理想
人生分段的描述畫作動線並不是很清楚
常不知道自己看到哪裏

至於展覽本身
若就豐富性可能還好
但也可能因為短時間我們很難了解他細膩的一生

不過欣賞畫作本身
我覺得可能還是適合獨自感受
畢竟從畫作中了解歷程
是需要非常靜心的體會

還是謝謝蛋頭
因為票真的好貴
成人要300元呢!
這種拮据時刻,貴翻了!


One may have a blazing hearth in one’s soul and yet no one ever come to sit by it.
Passersby see only a wisp of smoke from the chimney and continue on the way.
在靈魂一角可能有著一座燃燒著熾熱火焰的火爐,然而無人前來取暖;過客只瞥
見煙囪的一抹輕煙,又匆匆繼續他們的旅程。

------------------------

後來跟荒野也有去看畫展的幾個夥伴討論
大家一至對於他後期的彩色畫作比較有印象
而且對於那顏料使用相當"不省"
每一筆所呈現出的曲線感到非常驚艷
色彩的鮮豔度和立體感
非在平面媒體上所看見可以比擬的
算是沒去過荷蘭
也看過真實的梵谷
他的畫站在前頭
是很有渲染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os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